当前位置:首页>服装资讯

“宅经济”加持 化妆品行业在疫后的发展空间如何

时间:2020-02-27 12:43:21

  2020年1月下旬,因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使整个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暂时停滞,春节后也无法和往年一样按时复工。无论是品牌方,还是代理商、零售商,都要面对由此产生的经营压力。

  回顾过去,在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大环境下,化妆品行业是零售消费品领域中少数能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的细分行业,高速增长背后是行业的日渐规范以及需求、市场环境与竞争的迭代升级。而疫情爆发后,化妆品行业受到的影响是的,重压之下,化妆品行业同仁并未“坐以待毙”,仍在积极探索困境中的生存之法。

  “疫情期间,你用不上的是啥?”“口红!”看似戏谑的对话,但在答案背后,反映了化妆品行业当下真实的现状。费需求减必将对化妆品的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不过,危机中往往蕴含着商机,有的节节败退,有的风生水起。

  品牌方为减少损失,同样在积极在线上开启部分经营工作。有的企业为减少损失,会采取折中的方式。比如伊贝诗,就取消了原定于复工后的新品发布会及500人的代理商团队内训大会,转而改为线上发布和培训。也有不少企业也在关注消毒类产品,并将其研发、生产纳入企业规划中。

  对比发达国家,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仍有很大发展空间,2019年人均仅30美元,远低于邻国日本。随着疫情结束后消费需求的释放,未来行业发展空间依然充足。

  随着信息媒介的变迁,社交可视化已逐渐成为年轻一代消费者主流交互方式。同时,抖音、淘宝直播、小红书等社交分享平台与化妆品KOL的出现则变相加速了对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教育与信息传播,进一步促进了终端销售。以李佳琦、薇娅为主的网红带货KOL已成为满足年轻一代消费需求的营销新势力,且发展潜力依然强劲。

  疫情过后,直播带货等线上营销仍将是化妆品企业发展的方向,其对销售的直接推动是疫情后时期发展的重要推手与动力。

  此外,化妆品企业通过“宅经济”与社交经济的加持,通过直接跟客户沟通,建立会员用户数据库,提升品牌忠诚度的同时,更多着眼于利用数据的深度价值。

  总结来说,化妆品消费市场依然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结合政策端的利好,待疫情结束后,行业发展的动力依然值得期待。

法律声明

①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网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②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

③对于转载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④本站尊重他人的劳动,文章中的内容或图片如有侵权举报>>

  • 女装
  • 男装
  • 童装
  • 内衣
  • 其它
华润系接盘TESCO乐购业务 英国零售退出
剑桥包品牌出现连年亏损 通过市场能扭转状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