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服装资讯

又红又肿竟然是过敏 后悔知道得太晚!

时间:2017-01-04 09:21:08

  许多宝宝都会过敏,比如皮肤发红长痘痘、喝奶过敏、吃某种辅食过敏、用某种尿布过敏等等。看着又红又肿的身躯,心疼死各位爸爸妈妈惹!

  什么是过敏?

  所谓过敏,是指身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的过分反应,或者说是一种自我毁灭反应。遗传学家认为,如果父母一方容易过敏,孩子过敏的可能性为1/3,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症,孩子患过敏的可能性为70%。

  过敏的原因

  过敏病发作的诱发因素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过敏原。通常过敏原又分为吸入性过敏和食物过敏:

  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有家尘、尘螨、羽毛、猫皮屑、狗皮屑、真菌、蟑螂、花粉;

  食物过敏原包括:奶、蛋、花生、坚果、黄豆及豆制品、麦类、螃蟹、虾、鳕鱼、蚌壳等海鲜。

  这些过敏原以家庭尘螨为常见。

  2、呼吸道病毒感染;

  3、化学刺激物如香烟尼古丁、汽车尾气、臭氧等,这些因素可直接诱发过敏症状;

  4、间接因素:如运动、天气巨变、室内外温差大于7℃、喝冰水、情绪不稳定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过敏。

  过敏的常见症状

  1、循环系统

  症状:血压上升,心率不齐。

  2、消化系统

  症状:腹部胀痛,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排泄物呈粘液状)等现象,甚至会因为消化道出血而产生便血的情况。

  3、呼吸系统

  症状:打喷嚏,流涕流泪,鼻塞鼻痒,不断咳嗽和喘息,同时伴有耳部感染,甚至胸部会发出声音。

  4、神经系统

  症状:暴躁易怒,焦急好动,夜间容易惊厥和啼哭等,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或增长过慢。

  5、皮肤

  症状:皮肤干燥,瘙痒,出现红晕或红斑,甚至出现荨麻疹或湿疹等,同时伴有眼睛或嘴唇肿胀。

  如何判断宝宝过敏?

  小儿的过敏表现包括一般症状和行为改变两个方面,常在小儿接触过敏原半小时至数小时后出现。

  一般症状为小儿面颊、鼻头及耳垂潮红,耳道湿润,耳痛,鼻塞,打喷嚏,黑眼圈,眼睑肿胀、下垂,头痛,唇干,皮肤干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出现皱纹,腹痛,腹泻,腹胀,便秘,臂、腿或关节处有湿疹,反复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呼吸浅而快或不规则,脉搏紊乱,血压升高,关节发紧等。

  宝宝过敏常见的3种类型

  1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又称为敏感性皮肤,就是容易因饮食、情绪或所用的护肤用品,导致皮肤表面干燥、发红、起斑点、眼肿、脱皮或生暗疮等。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个月开始发病,通常在3—5岁时缓解。

  婴儿期症状:两颊皮肤干燥、发红和脱皮再延伸到脸部、颈部、手腕、手、腹部和四肢。瘙痒导致宝宝焦躁不安,难以入睡。

  在儿童时期(2—12岁)的患儿以四肢屈侧皮肤炎为主,包括肘窝、腋窝、颈部、手腕和足踝,而搔抓还可能导致续发性的细菌或病毒感染。

  2食物过敏

  婴幼儿的食物过敏反应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6岁以下的宝宝,大约有1%-3%会对食物过敏。

  当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他的身体就会把这种食物当作入侵者,同时产生一种叫做免疫球蛋白E(IgE)的抗体。当宝宝再次吃到这种食物时,抗体就会通知身体的免疫系统释放一种叫做组织胺的物质来抵抗“外来入侵者”。

  3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主要发生于特异体质的患儿,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主要有磺胺类、汞利尿剂、青霉素类、血清制剂等。药物过敏的发生与患儿的体质因素、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用药的方法等因素有关。

  对药物过敏所致的发热必须及时进行处理。首先立即停用致敏药物,给予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非那根等。发热反应较重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经抗过敏治疗体温仍不下降者可给予退热剂,如百服宁、阿苯、泰诺等,对3岁以下小儿可给予安乃近滴鼻。经以上药物治疗,多数患儿体温会很快降至正常,其他过敏表现亦会随之消失。

  如何预防宝宝过敏?

  防止儿童过敏,有效的一步便是让孩子远离环境和食物中的过敏原,如盆栽植物、尘螨,宠物毛发、填充的或长毛绒玩具、地毯和挂毯鞥。花粉等过敏源家长们要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尽量远离。

  其次,在幼儿饮食方面,1岁以下的婴儿采用母乳喂养,对牛奶、大虾、鸡蛋、海鲜等异性蛋白食物要小心给孩子食用。且孕妇应避免食用含有过敏原的食物,或者喂食低过敏原的水解蛋白婴儿配方奶粉。同时,延缓副食品的添加。

  再次,适当运动。儿童应避免在干冷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如禁止在冰雪上从事持续激烈的运动。而环境暖和、湿度较高或间歇性的运动则应鼓励。从事运动时,以不感到胸闷、气急、身体不适为原则,有症状时应停止运动加强休息。在从事运动前,应适当进行热身活动。

  总之,过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慢性疾病,不论是胃肠症状(6个月内高发)、湿疹(1~3岁高发)、气喘(3岁以后高发),还是过敏性鼻炎(7~15岁以后高发),都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法律声明

①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网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②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

③对于转载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④本站尊重他人的劳动,文章中的内容或图片如有侵权举报>>

  • 女装
  • 男装
  • 童装
  • 内衣
  • 其它
保存奶粉 你还在一“盖”了之吗?
教师整理 家庭教育的10个“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