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服装资讯>童装资讯

宝宝吐奶有“隐情” 很可能是生病的信号

时间:2018-01-20 16:55:11

  宝宝总吐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发育不完善、喂奶姿势不正确、护理不周等。预防宝宝吐奶真的仅靠拍奶嗝就能解决吗?其实,婴幼儿吐奶的学问远远不止这些。如果宝宝属于病理性吐奶,可是要看医生的!

  为何宝宝易吐奶?

  生理性原因

  宝宝胃肠发育不完善,胃呈水平位,且入口较松弛,胃内食物过多,奶汁就会反流出来,出现溢乳现象。不过,生理性溢奶一般在宝宝4-6月龄后会逐渐缓解。

  另外,与大人相比,宝宝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宝宝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若家长喂奶姿势不当,或是宝宝吃奶很急,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与奶水一起吸入胃部,那么当宝宝打嗝或是晃动身体时,就容易把吃进去的奶吐出来。

  病理性原因

  若宝宝频繁或大量吐奶则可能代表宝宝有过敏、肠绞痛、肠胀气或其他消化道疾病,不过常见的三种会引起宝宝吐奶的疾病分别为:

  胃食管反流

  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绝大多数属于生理性,多见于小婴儿喂奶后发生的暂时反流及婴幼儿的功能性反流(或称易发性呕吐),不引起病理损害。少数宝宝的胃食管反流为病理性,多是因反流较重或持续反流而损伤了食管黏膜,进而引发炎症。

  症状:

  患儿一般表现为易激惹、睡眠不安、拒食和喂食困难。

  幽门梗阻

  幽门是消化道狭窄的部位,正常直径约1.5cm,很容易发生梗阻。由于幽门通过障碍,胃内容物不能顺利入肠,在胃内大量潴留,导致胃壁肌层肥厚、胃腔扩大及胃黏膜层的炎症、水肿及糜烂。

  症状:

  频繁、大量呕吐,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并有严重脱水、低钾及碱中毒等水、电解质紊乱。

  肠梗阻

  肠管内(外)的病变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称之为肠梗阻。

  症状:

  患儿可出现腹疼、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腹胀等症状。

  如何减少宝宝吐奶?

  1、要少量多次喂养,尤其是不能让宝宝吃太饱,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2、每次不要让宝宝吃太快或太饱,用剪刀手控制奶头流速,吃完奶竖起来拍嗝竖抱一会儿;

  3、每次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以帮助宝宝胃中的空气排出;

  4、喂奶结束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让宝宝竖立20到30分钟,或是让宝宝上半身挺直坐一会儿。躺下时则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5、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

  6、奶瓶开孔要适中,过小宝宝在用力吸吮时就会导致空气与奶水被一起吸进去;过大宝宝来不及吞咽,易被奶水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

法律声明

①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网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②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

③对于转载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④本站尊重他人的劳动,文章中的内容或图片如有侵权举报>>

  • 女装
  • 男装
  • 童装
  • 内衣
  • 其它
蒙台梭利教育法:让孩子独立“做自己”
宝宝发烧应多穿衣服 错 越捂越容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