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服装资讯>童装资讯

初中生被理发后自杀 现在的孩子都是“玻璃心”吗?

时间:2018-11-12 11:46:10

  今天,我又看了特别不愿意看到的消息——

  初中生被理发后跳楼自杀!

  10月22日下午4点,(学生)毕某某的班主任在征得家长和孩子同意后,陪(学生)毕某某去理发店理发,理的是平头。

  理发后家长和孩子都没有提出异议。

  在毕某某请假期间,10月29日下午班主任主动家访。

  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过程愉快。

  家访时毕某某曾表示,与其家长有过多次争执。

  11月2日上午,毕某某在信息交流中表示,自己是被家长逼的。同天下午2点左右毕某某跳楼身亡……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剃个头就自杀?是不是太玻璃心了?”

  是不是玻璃心,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玻璃心”并不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原因。

  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中英曾说过:“真正直接引发自杀者在某一时刻下定决心结束自己生命的,是人生意义的匮乏感。”

  2017年,学生自杀事件屡次出现:

  1月13日,广西梧州藤县一初中女生在考试中离场进入厕所后从四楼跳下,留下字条称“不想学习,愿望是想做个厨子”;

  3月4日,陕西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在宿舍内上吊身亡;

  4月19日,广东深圳一高三女生留遗书跳楼,称“父母都不理解我,万一没死给我一刀”。

  每次看到一个个这样的消息,心疼!

  看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眼前消失。

  你是否会想到我们自己,年轻时候的你是否有过冲动的时候?

  年轻的你是否也有过伤心欲绝的时候?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父母。”

  学生自杀事件频发,除了谴责新时代学生的“玻璃心”外,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偏离轨道的生命观,以及人生意义的匮乏。

  他(她)们并不是玻璃心,是因为家庭和学校情感上的给予关怀、沟通越来越少。

  他(她)们的内心没有温情填补,交流的空间逐渐被“分数”压缩,于是他(她)们走上了极端。

  父母和老师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人间有爱,人间是值得的!

法律声明

①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网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②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

③对于转载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④本站尊重他人的劳动,文章中的内容或图片如有侵权举报>>

  • 女装
  • 男装
  • 童装
  • 内衣
  • 其它
秋冬童装哪家好 当然选择小资范啦
宝宝有以下3个表现 说明可以穿内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