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服装资讯

什么是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4大危害妈妈要了解

时间:2017-03-07 09:25:21

  宝宝还不会说话,他想要表达需求的方法就是哭。很多妈妈总是觉得宝宝一哭就觉得可能是饿了,二话不说就给宝宝喂起奶来。其实,妈妈这样一哭就喂,就很容易造成喂养过度。

  什么是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是指给予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素超过宝宝机体保持代谢稳态的需要。传统的过度喂养是指宝宝因摄入奶量过多而引起的,以消化不良为主的综合症。症状表现为水样便,常带有泡沫和绿色。呕吐,吐奶不能用拍嗝所缓解。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胀气而哭闹。体重不增或体重减轻。

  错误的喂养方式造成过度喂养

  主要表现为:根据自己认为宝宝应该进食的数量,促使宝宝尽量多吃。把配方乳品配制得比应有的浓度高。对此,可以从母亲配制的奶样中钠含量和宝宝尿样中肌酐、尿酸含量和容积克分子浓度的测定结果得到证实。

  过度喂养的4大危害

  宝宝各个器官都处于一个稚嫩的阶段,它们的活动能力很有限,如消化系统器官所分泌的消化酶的活动比较低,量也比较小。在这种生理条件下,会对宝宝产生不良后果:

  1、过度喂养易导致化吸收不良

  过度喂养会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父母一定要有计划的供给食品,使宝宝能保持一个正常的食欲。

  2、过度喂养易脑疲劳

  为消化过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而暂时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对大脑危害越大。

  3、过度喂养还会促进宝宝大脑早衰

  研究发现,早衰物质会因饮食过饱于饭后增加数万倍,易致肥胖症,甚至影响大脑的发育,智力偏低。

  4、过度喂养可致肥胖

  婴儿期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刺激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分泌,刺激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使肌肉和脂肪细胞增多。

  4招判断宝宝吃得饱不饱

  有些妈妈不知道宝宝的食量,总怕宝宝吃不饱。但只要你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要宝宝吃得饱不饱是有迹可循的。

  1、看宝宝体重&身高增长速度

  0-3个月的宝宝,每月体重增长达到1千克,身高增长达到4厘米左右,就说明宝宝基本吃饱了。如42天宝宝检查时体重增长小于1.5千克,那就说明可能母乳不够,需添加奶粉,也可能是喂养方法不对,需医生指导。

  2、看宝宝吃奶后的反应

  如宝宝吃奶后能安静睡觉3小时以上,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哭闹,这表示他已吃够了。如宝宝长时间不肯放开妈妈乳头,或猛吸一阵又把乳头吐出来哭闹,且体重增长慢,则表明没有吃饱。

  3、看宝宝的大小便

  一般而言,宝宝每天尿湿(湿透)6块以上尿布,说明母乳的量足够,宝宝吃饱了。

  4、从宝宝下咽的声音判断

  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明宝宝吃饱了。

  总结:妈妈们要了解正确喂养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调制配方奶的方法,避免过早为宝宝添加固体食物。婴儿时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尽量不要让奶瓶喂养时期过长,爸爸妈妈要避免用食物去安慰、鼓励宝宝,避免过度喂养。

法律声明

①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网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②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

③对于转载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④本站尊重他人的劳动,文章中的内容或图片如有侵权举报>>

  • 女装
  • 男装
  • 童装
  • 内衣
  • 其它
金果果2017新品  为小公举增加甜美温柔气质
宜品乳业受邀出席京正北京孕婴童产品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