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服装资讯

告别“吊瓶森林”——以后这些病千万别打吊针啦

时间:2018-01-24 15:56:21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在我国却常看到不论大病小病,入院就开始输液治疗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液8瓶,远高于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

  门诊输液被叫停

  在这个吊瓶林立的景象中,让人触目惊心的就是抗生素的滥用。据统计,门诊输液的药物中 70%含抗生素类的药物。大量滥用抗生素,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后导致无药可用。

  早在2011年,原卫生部就已开展“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并于每年都发布“限抗”要求。虽然我国未在国家层面对医院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河南、辽宁、四川、广东、内蒙古、广西等地区都已明确出台了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全国460多家医院叫停门诊输液。

  而对于多地取消门诊成人静脉输液却保留儿童门诊静脉输液的原因,据专家介绍,儿童和成人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儿童的免疫力较低,患病后如不及时用药会使病情加重,因此保留儿童静点室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社会需求性。

  乱输液危害大

  危害一 更容易过敏

  口服药时,药物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一些可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掉了。静脉滴注有侵入性、创伤性,药物通过针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更快更猛地造成发烧、皮炎、皮疹等不良反应。

  危害二 增加感染风险

  输入是侵入性操作,相当于一个小“手术”。输液过程中,需要刺破血管,向其输入本不属于人体的药物。因此,输液器具在生产和储藏过程中如果受到污染,或者输液部位的皮肤没有经过认真消毒,或者配药的时候操作不规范,输液的过程就会成为一条渠道,让病毒、病菌能够轻松进入人体。

  危害三 堵塞微小血管

  血管输注的药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微粒,并且不管质量多好的注射剂和输注器材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如果它们堵在细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危害四 老人更易出问题

  输液时,药品没经过人体天然屏障过滤直接进入血管,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会直接作用于脏器。老年人因器官功能减弱,特别是肝肾功能减退,血管弹性变脆,药物敏感性升高等,更易引起不良反应。

  大家对输液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 好得更快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输液的好处就是病好得快,对一些自限性的疾病而言,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而静脉输液不会缩短病程。

  误区二 拿来进补

  一些营养不良或体质虚弱的患者,听信网上传言,跑到医院希望通过输注葡萄糖、氨基酸来“进补”,改善体质。但输液不仅不能增强体质,反而可能增大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这类患者应在正规医院,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查出所缺营养,在医学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补充,不要迷信“偏方”。

  误区三 用来防病

  换季时,许多老人会以输液的方式来降低心梗或中风的风险。目前,临床上并没有证据支持“输液能预防脑卒中”这一观念。对没有脑卒中的患者进行输液,不但没有益处,反而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误区四 速度可以随便调

  很多人在输液时觉得药滴得太慢,想赶快打完针回家,就自己调快速度,这样做会影响治疗。滴注速度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输液总量和输液目的等多方面因素来定夺,不能单靠患者的感受随意调节。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 滴/分钟,儿童输液速度为 20~40 滴/分钟,老人输液速度不应超过40 滴/分钟。速度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因此,如果在输液过程中发生心悸、心慌,一定要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不可自行调整或隐瞒。

  这些疾病不该输液

  感冒

  细菌性感冒,可口服抗生素。若是病毒引起,严格上没有药,只能对症治疗。输液太多,还易导致抗生素滥用,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后甚至无药可用。

  腹泻

  若腹泻不是很严重,无发热和典型脱水症状,不一定要输液,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若是细菌感染性腹泻,可服抗生素;是功能性腹泻,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和调整,如少吃油腻食物,补充含有双歧杆菌BB12+鼠李糖乳杆菌LGG的益生菌等。

  慢性炎症

  许多慢性炎症如慢性咽喉炎等,通过服药加上局部外用药疗效很好,不一定要输液。盲目用输液“消炎”,反而可能影响免疫功能,产生其他更严重的后果。

法律声明

①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网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②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

③对于转载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④本站尊重他人的劳动,文章中的内容或图片如有侵权举报>>

  • 女装
  • 男装
  • 童装
  • 内衣
  • 其它
为啥那么容易长肚腩 后1个原因万万没想到
流感爆发 儿科爆满 千万不要忘记吃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