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服装资讯>童装资讯

您的孩子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差生的呢

时间:2017-06-20 14:03:36

  差生这个名称,听起来很刺耳,所以现在教育界提倡把这个称呼改成学困生。其实,改个称呼而已,本质上是一样的。改了一个称谓,孩子的成绩就提高了吗?写作业的效率就提升了吗?老师就对他高看一眼了吗?他在学校里就过得开心了吗?

  也许你会说,成绩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啊。这话没错,但在当下的教育环境里,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他有很大的概率,是在学校里过得不开心的。

  校园里既单纯,也势利,学霸就是会获得更多崇拜、关注。当然,差生也会获得老师的很多关注,但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每天要上那么多课,批改那么多作业,还要抽出时间来催你孩子补作业,订正作业,还要在上课时候一次次地关注他有没有开小差,有没有做笔记?当老师耐心用尽,你孩子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关注?是带着怨气的关注,是恨铁不成钢。

  人的天分有高低,极聪明和极不聪明的孩子,都是少数人,大多数人的智商差不多,学习能力也相差不大,如果能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未必能出类拔萃成为遥遥者,但大多能比较好地掌握知识,并考到不错的分数。

  这篇文章就谈谈这些孩子,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地成为差生的。

  所有差生的共同点:不会倾听

  几乎所有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会倾听。对别人说话,没耐心认真地听,也抓捕不到别人语言中的有效信息。

  有一次,一个老师去一间闲置的教室搬动桌椅,几个男生一起去帮忙。老师指挥其中两个男生,把第三排第四桌的椅子搬到窗户下面去,注意把抽屉朝外。那两个男生是怎么做的呢?他们马上很兴奋很激动地跑过去,跑到那里,然后问我:“老师,搬哪张啊?”

  于是老师又把指令说一遍,他们搬起了那张桌子,也搬到了窗下,但是,又放错了方向,没把抽屉的那一面朝外。这就是倾听的品质不过关。试想,一句简单的作业布置都不能听全,整堂课的知识教授,孩子又听进去多少呢?

  学习品质的培养是一项很漫长的工程,可以追溯到幼儿时期,并不是在孩子即将上小学的那个暑假才开始。不擅于倾听的儿童,在他的幼儿阶段,他就没有接受过这样完整、系统的训练。

  请你回顾想一想

  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你有在孩子跟你说话时,放下自己手里的活计,专心、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吗?孩子跟你说话的时候,你的眼睛有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吗?当孩子跟你交流的时候,你有及时地对他提供给你的信息进行反馈吗?

  我所观察的情况是,很多父母在面对幼儿的倾诉时,并没有在心理上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他们觉得孩子来说的事无非一些鸡毛蒜皮的、幼稚的事。他们甚至可能会边玩手机边心不在焉地听孩子说完,然后随口嗯一声,敷衍了事了。

  这种随意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会给幼儿树立很不好的影响。你对孩子的倾诉没有耐心,孩子又怎么耐心听你说话?

  如何提高孩子的倾听品质呢

  在孩子幼年时,有耐心的妈妈会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后来智能手机越来越普遍,有一些不错的电台app有讲故事栏目,里面故事质量很高,而且讲述者的语言功力也很到位,很贴合儿童心理。给孩子听这种电台故事,我觉得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听半小时故事,对她的倾听能力发展很有帮助。

  但作为家长,不是单纯把手机给孩子就万事大吉。

  在孩子听完故事后,针对这个故事提两到三个问题,以确认孩子在倾听的过程中及时捕捉到了故事中的信息,另外的问题会针对理解层面来提,比如“故事里的小猴这样做,你赞同吗?为什么呢?”这些问题是来检验孩子有没有听懂故事。

  像这样的听故事训练,如果能持之以恒地进行,既可以训练孩子倾听的耐心和品质,也可以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对孩子将来上小学后做好阅读理解题耶很有帮助,益处良多。

  可惜的是,太多的家长没有认识到倾听品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他们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跟孩子唠叨着“你要上课好好听,不要开小差”,而小孩也只是一遍又一遍地点着头,继续没有好好听,包括父母的这句唠叨。

法律声明

①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网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②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

③对于转载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④本站尊重他人的劳动,文章中的内容或图片如有侵权举报>>

  • 女装
  • 男装
  • 童装
  • 内衣
  • 其它
“SOFTLOVE”童装 让孩子居家出游都有好心情
夏天宝宝喝奶少 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给宝宝补充日常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