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服装资讯>童装资讯

孩子人生 害怕陌生人 该如何训练孩子的胆量?

时间:2018-11-21 16:19:21

  宝宝在小婴儿的时候见谁都笑呵呵的,现在长大了反到喜欢躲起来,居然开始怕生了。宝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家长又该怎样引导,才能让孩子举止大方得体呢?

  一般宝宝在8-9个月龄的时候,就开始能够感知到每个人都是有差别的——妈妈是妈妈,奶奶是奶奶,陌生人是陌生人,我是我。

  通过与陌生人的互动,宝宝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意识到这种存在角色是稳定的,不会互相错乱,每个人都分得很清楚。

  这时宝宝会开始感知每个不同的人以及他们在和自己的关系上分别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会跟自己怎样互动、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喜欢先躲起来观察一阵子也正因为宝宝的认知能力在提升,开始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对待不同人的态度也开始不一样,“怕生”的现象就出现了。

  小婴儿见谁都会微笑互动,但相同的场景下,8-9个月龄的宝宝遇见陌生人则会躲起来。

  因为这时宝宝首先想到的是“安全感”——先躲起来观察一阵子,能够确定环境是安全的,就会走出去,反之则会回避,比如躲进妈妈的怀抱中。

  伴随宝宝社交经验和生活秩序的认识加深,大部分宝宝等到3-4岁时,自然会蜕变地落落大方。那么在过渡阶段,妈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度过“怕生”的适应期呢?

  当你意识到了这是此育龄阶段宝宝生理心理发育的结果,面对宝宝既想与人接触、又感到害怕的情况,家长要做的并不是鼓励甚至强迫孩子马上与别人打招呼。

  而是允许孩子站在自己身边,用庇护的方式允许孩子观察周围。通过这种“流动的港湾”的陪伴方式,让孩子逐渐适应与周边的人接触。

  同时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两点生活小节:

  1、避免过度保护

  特别是隔代教养,对孩子的保护意识都会很强。必要的安全教育一定要做到位,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也要切忌大惊小怪、小心过度,家长的过度紧张会让孩子在潜意识内对外界产生恐惧,排查接触新环境和陌生人,为之后入园、幼升小带来潜在的抵触情绪。

  2、杜绝语言暴力

  语言上的冷暴力对孩子的杀伤性不亚于身体伤害,这会让孩子的大脑分泌出一种信息素,让ta对恐惧的记忆更深刻,以后再遇到类似场景会很容易想到那些使ta受到惊吓的一幕幕,从而排斥社交。这也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畏手畏脚放不开,性格又怎么会开朗活泼呢?

  亲子沟通中的这些细节都注意到了,那么究竟又该如何锻炼孩子的胆量呢?

  1、创造和同龄人相处的机会

  多邀请同龄小朋友到家里玩,熟悉的环境会让宝宝放松,出去之前和宝宝讲好,对一个人打招呼就可以。如果宝宝做到了,奖励并表扬。不要对客人讲宝宝害羞,而是要说,宝宝一会儿熟了就好了。

  如果宝宝不想自己面对陌生人,妈妈可以陪着ta去,孩子慢慢就放松了。淡化缺点强调优点,不强迫,更不要斥责。

  2、举办家庭演出

  表演式的游戏是改善孩子退缩行为的有效手段。

  家长可以根据此前讲过的绘本故事、教过的儿歌或者一起看过的动画片,每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把说话多的角色和机会留给孩子,全家人则以掌声鼓励孩子,给ta自信。

  当孩子爱上了这种游戏方式之后,征得孩子的同意,请一两位他熟识的叔叔阿姨或小朋友来当观众,爸爸妈妈事先要和他们说好“一定要夸奖孩子”。

  有了这个成功的经历,爸爸妈妈再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在更多的外人面前“演出”。

法律声明

①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网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②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

③对于转载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④本站尊重他人的劳动,文章中的内容或图片如有侵权举报>>

  • 女装
  • 男装
  • 童装
  • 内衣
  • 其它
孩子头一天进幼儿园 如何让孩子不反感?
素芽小课堂 冬季干燥 宝宝缺水信号要注意!